喷漆废气处理催化燃烧装置的特点 (1)由于喷漆废气经水幕机喷淋后仍含油粘性物质并含有一定水分,因此在吸附床前增加除漆和脱水装置。漆雾过滤材料由多层金属过滤网组成,采用折板式结构,过滤风速采用0.4m/s,保证漆雾去除率达99%以上,并过滤片采用抽屉式结构,便于装卸和清洗。脱水装置由折板、岩棉等组成,过滤风速采用0.5m/s,可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水分。 (2)活性炭纤维性能特点:比表面积大(1300~2500m2/g),微孔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80%左右),孔径分布广(20~200A),吸附容量大(比粒状活性炭大几倍至几十倍),吸附速度快(比颗粒活性碳要快2~3个数量级),而且再生容易快速(一般3~5min),脱附彻底,经多次吸附脱附后仍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特别是对ppm级的吸附质仍保持很高的吸附量(蜂窝碳或颗粒碳此时的吸附能力则大大降低),因此对**废气的净化率高;同时因活性碳纤维耐热性能好(在空气中着火点达500℃以上),且吸附层很薄,不会产生类似颗粒碳或蜂窝碳吸附装置因热积蓄而易产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3)吸附床采用N+1组合控制,假设吸附床有n个单元,刚开始时是*1~*n-1个单元在吸附,*n个单元在脱附,一定时间后,切换为*2~*n个单元在吸附,*1个单元在脱附,如此反复循环运行。这样一方面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利用多单元的循环交替切换可使吸附剂用量大大减少,不但使吸附床的体积大大减少,而且高价炭纤维因使用量少也不会造成造**的问题,因此设备量轻,投资小,占地少,结构紧凑。 (4)加热管布置合理:在催化燃烧床入口以及贵金属催化剂层之间布置电加热管,结合内循环管路,可使催化床的预热时间短,同时采用高效率的板式热交换器,并用高性能的陶瓷耐火材料保温,使整个系统热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5)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系统运转,通过气动\电动元件实现工艺过程的全部自动化,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脑实行实时“记忆”,如遇突然停电等,电脑会记忆当时工作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某些单元过饱和现象,达到较佳治理效果,同时出现异常故障时电脑会指令自动停机并发出声光报警,因此,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自动化水平较高,可实现无人操作。 催化燃烧用的催化剂可分为:①贵金属类:铂、钯、钌等。贵金属催化剂有很高的氧化活性和易回收等优点,虽然存在着资源**、价格昂贵和耐中毒性差等缺点,但仍然是**采用的主要催化剂。②非贵金属类:主要是过渡族元素的氧化物以及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单组分的氧化物,如氧化铜(CuO)和氧化镍(NiO)等。单组分氧化物耐热性差,活性低,致使应用受到限制。以后改用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如二氧化锰-氧化铜 (3:2)的复合物,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复合物,氧化铜-三氧化二铬复合物,钴、锰的尖晶石型复合物,铜、锰、镍、锌的铬酸盐等。复合氧化物虽可改善某些催化性能,但氧化活性仍不及贵金属。此外,还有金属硫化物如钍、镍、钼、钴的硫化物。这类催化剂一般只适用于含硫的碳氢化合物的催化燃烧,使用温度限于300~400℃,高温时易分解。